2012年2月26日
Women in Cover (1)
去年 12 月的第一週,幾本主流新聞雜誌都以女性為封面人物,也許是史上首次的巧合。
這部落格曾寫過女性地位的提升,也介紹了國外雜誌封面 (如賈伯斯、時代雜誌、紐約客),但女性人物登上雜誌封面,比例其實是很低的。
美國女性雜誌 Ms. 在去年初,以民主黨國會領袖,也是前眾議院議長 Nancy Pelosi 當封面,向 Time 與 Newsweek 嗆聲,標題是這兩本雜誌從不拿女性當封面。
Pelosi 本人於訪談中也表示不滿,她的對手,共和黨國會領袖也是現任議長 John Boehner 已登上兩次主流雜誌封面了,一次還是在當上議長前。
時代雜誌的編輯在去年討論過這議題,據統計,1984 年後 (這年美國誕生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候選人 Ferraro ),二十年間美國只有 4 位女性政治人物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分別是司法部長、2 位國務卿、1 位參議員),數字少得誇張;近五年有些許改善,總共出現 13 次,但其中有 9 次是希拉蕊與莎拉裴琳 (Sarah Palin)。
( 上週裴琳在紐約搶購林書豪 "Linsanity" 球衣的照片 )
我們來看一下 12 月第一週,Businessweek 的封面人物是德國總理梅克爾,講歐債危機,標題用 Lady Gaga 的名曲《撲克臉》(Poker Face),開了梅克爾玩笑。
Newsweek 封面是女星安潔莉娜裘莉,談她的反戰與慈善事業,對社會運動充滿熱情的裘莉,絕對還有許多封面歲月。
Time 亞洲版封面是緬甸的翁山蘇姬,談希拉蕊訪問緬甸與兩人的會面。
至於另一本主流新聞雜誌 Economist,封面是俄國總理普丁,看似為男性扳回顏面,不過談的不是什麼好事,關於他想再出馬競選總統的民眾示威事件。
其實在這週,時代雜誌歐洲與美洲版的封面並不是翁山蘇姬 (時代雜誌每期因應不同區域有四種封面),歐洲版是普丁,也談俄羅斯的抗爭。
美國版封面也是男性,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Mitt Romney,但也是沒顏面的事,他的聲勢低迷,標題是「為何大家不喜歡我 ?」
時代雜誌很幽默,今年一月底,Romney 贏了幾個州初選,封面標題變成「現在你喜歡我了嗎 ?」
Romney 長期在為他的搖擺形象奮戰,2007 年 5 月,我剛好在美國,飛機誤點,在機場買了當期時代雜誌,這應是 Romney 首次登上封面,當時他宣布參選總統,標題是「到底 Romney 相信什麼 ?」(Romney 過去常以改變立場著稱)。
不過去年 12 月的巧合可能是史上首遭,相較男性名人,各行各業女性登上主流新聞雜誌封面的比例真的很低,有個指標是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從 1927 年開始,85 年來只有 7 次是女性,其中單獨獲選的僅 3 人,少得可憐。
第一位是 1936 年的 Wallis Simpson,她是「不愛江山愛美人」故事的主角,英王愛德華八世為了娶她,決定退位,讓位給弟弟喬治六世,不過現在最出名的是喬治六世,因他克服口吃的故事在去年被拍成電影《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Wallis Simpson 在 1986 年去世。
次年也是女性,不過算半個,是大家很熟悉的蔣宋美齡,他與蔣介石一起成為年度風雲人物,也是第一對夫妻,這年日本侵華,震驚世界。蔣宋美齡活了 106 歲,2003 年去世。
再來就是 1952 年,也是大家熟悉的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那年她登基,她是喬治六世的女兒,恐怕也是那年代封面人物中唯一職位還未變的。她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久的君主 (再 4 年就破紀錄了)。
之後跳到 1975 年,整整 23 年過了,可能編輯認為對女性太虧欠,這回年度風雲人物直接頒給美國女性全體,女性主義風起雲湧,時代雜誌選了 12 人為代表,遍布各行各業。
接下來又跳到 1986 年,也是目前為止最後一位單獨獲選的女性,菲律賓前總統柯拉蓉,她是現任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的母親,1983 年,她的先生,也是反對派領袖艾奎諾二世從美國闖關回菲,被當時的馬可仕政府狙殺於機場,三年後,柯拉蓉代夫出馬競選總統,在重重疑雲下敗選,造成數百萬民眾包圍總統府抗爭,也導致獨裁統治 20 年的馬可仕下台,她成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艾奎諾夫人於 2009 年去世,去世一年後,她兒子就以 15 % 的大幅差距當選總統。
20 世紀最後 14 年再沒女性獲選人,2002 年,選了 Whistleblower (吹哨人、告密者),指具道德勇氣的揭發或調查者,這其實與性別無關,只是三位來自 FBI、安隆 (Enron)、世界通訊公司 (WorldCom) 的代表人物恰巧皆是女性。
2005 年,風雲人物是 The Good Samaritans (樂善好施者),有三位代表人物,比爾蓋茲的太太 Melinda 佔了 1/3。
不曉得有沒有人留意,去年年度風雲人物「抗議者」的圖像,其實是中東女性裝扮,編輯部的用意除標示阿拉伯之春,應也藉面紗之便而無需繪出人臉,可進一步代表更大族群,無論如何,也算女性封面人物再下一城。
其實許多主流雜誌在報導第三世界新聞時,都慣於以女性為圖像 (特別是 Economist),除標示境外神秘感,還可在處理災難新聞時,發揮女性柔軟所致的動容效果。這些不知名的平民女性,登上封面頻率可能比女性名人還高。
時代雜誌怎麼報導去年的東日本大地震 ? 右邊這封面的哭泣母親,簡單卻有力,效果真的很巨大,標題「日本熔解」(Japan’s Meltdown) 則暗示核電廠的爐心熔毀;左邊是廣島原子彈 60 週年報導,封面老婦是 82 歲的當地倖存者。
Economist 怎麼報導 2005 年的南亞大海嘯 ? 就是左邊這張封面,真的很有感染力;右邊是同樣 2005 年的喀什米爾地震,也是女性封面。
災難新聞裡,女性與母親的確較令人動容,左邊是紐奧良的卡翠娜風災,右邊則是 2004 年俄羅斯中學遭車臣恐怖份子佔領的事件,最終死了 326 名人質。
左邊,如何讓非洲微笑 ? 右邊則是海地地震報導。
這四張都是關於非洲貧窮的封面故事。
左邊談緬甸民主運動,右邊則探討中日兩國外交對話,時代雜誌以京劇名伶與日本藝妓巧妙代表兩國形象。
伊拉克與土耳其
接下來都是中東民主革命的報導,也許用女性當封面更具感染力也更能突顯平民力量吧。
當然也有非災難新聞,這兩張皆報導數位時代衝擊,也許用第三世界的女性裝扮更能突顯新興市場的龐大商機吧。
中東市場與中東女性議題。
這是日本世代衝擊的報導,左邊談日本年輕世代價值觀,右邊則談西方文化對傳統日本的影響,能想出這種照鏡子的封面未免也太威了。
四則印度封面故事,印度常是西方媒體關注焦點,這種傳統印度女性服飾,恐怕是最常登上雜誌封面的衣裝了。
香港民主遊行,封面代表還是女性。
還有一種平民女性登上封面的機會,近十年女權興盛,許多雜誌皆以女權議題為封面故事,這也增加許多女性登上主流封面機會,不過這些封面人物多是編輯部找來的模特兒或素人。
女性的家務壓力、家事戰爭、辦公室戀情。
女性的新時代需求。
這風潮到 2010 年底,Newsweek 已開始討論傳統男性的角色,認為男性應多朝女性家庭特質靠攏,改變男性刻板定義。
說到女性模特兒,除時尚雜誌外,她們也有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機會,時代雜誌每年有《Style & Design》特刊,為標榜主題,封面都是女模,大致也是萬中選一的機會,可誇耀一輩子了。
唯一出現過的男模封面,這是總編的兒子嗎 ?
還有種封面,也一定以女性為封面人物,因主題皆是女性生活議題,這些人也大多為模特兒。例如懷孕與飲食、代理孕母、女性身體健康等。
家庭主婦與母親。
為何美國女性變得較不快樂 ? 還有,女性真的天生較不擅長數學嗎 ?
與美麗相關的新興產業、奢侈品的未來趨勢。
去年很熱門的虎媽教育議題,不過真正的虎媽 Amy Tsai (蔡美兒) 本人卻沒登上封面過;右邊封面則探討為何女孩教育表現總優於男孩 ?
飲食與運動報導,總以女性為封面。
疾病議題,阿茲海默症、乳癌、焦慮症等。
其他健康議題
阿拉伯女權與女性臉部美容風
女性中年危機與學童的課業壓力
還有兩張美女封面,左邊主題是「最完美的臉」,這是名模 Saira Mohan,她同時有加拿大、印度、法國、愛爾蘭血統,也因此封面大為走紅,這張 2003 年的封面實在太吸晴了,當年我在書局一看到就買了;右邊這張臉就找不到本人了,關於美國新移民的報導,這是張多族裔合成的臉,代表「美國的新面容」。
即便非女性議題,編輯常也習慣用女性當代表符號,例如,如何才能長壽 ? ( 時代雜誌的封面邏輯不知是什麼,男人也想長壽啊 ! )
左邊是明星學生的創業風潮,右邊是夏日度假勝地介紹,我確定這兩張封面只是要藉由美女來刺激買氣。
這些都是青少年的世代議題,封面當然要有青少女了。
左邊是如何成為好老師 ? 右邊報導派遣工作將成職場主流,也是女性封面較易吸引讀者吧。
左邊報導信仰的力量,右邊則借用女性恐懼照片,主題是,哪些企業畏懼 Google 的興起 ?
有關兒童趨勢報導,團體封面中也會有女孩子,左邊是現在最熱門的美國亞裔青少年潛力,這是 1987 年封面,距今 25 年,不過畫面中央已預示亞裔未來在籃球上的成就了;右邊封面則介紹哈利波特對全球兒童之影響。
還有幾幅女性人物封面,在歷史上有重要意義,這些人可能是名人,也可能原本並不知名,不過雜誌推出後,因其特殊時代象徵,這些人都成名了,連帶雜誌也成功了。這些封面都曾入選歷史上的重要封面。
1985 年的國家地理雜誌封面,幾乎是 20 世紀最知名封面了,這是阿富汗難民營裡一 12 歲女孩,她的恐懼眼神打動許多人;她一直被稱為阿富汗女孩,直到 2002 年,國家地理頻道終於找到本人,她完全不知登上封面這件事。
同一位攝影師再幫她照了一次相,這是她人生目前為止僅有的兩次照相經驗。
2010 年,時代雜誌出現類似封面,這位 18 歲阿富汗女孩在塔利班政權統治下,因逃跑而被削鼻並遺棄,被美軍發現,封面引起很大震撼。
這位少女後來被送到加州並完成整型手術。
1925 年創刊的 New Yorker,第二年便出現女性個人封面,雖只是畫作,仍有其時代意義。
這是 1965 年的 Harper’s Bazaar,封面是名模 Jean Shrimpton,這本 1867 年創刊的雜誌是全美第一本時尚雜誌,封面蓋住臉龐的粉紅色紙板後來成為 60 年代標誌,不斷被後人模仿致敬。
這是紛亂的 1968 年,社會騷動,女權與黑人民權運動興起,封面人物是女大學生 Katiti Kironde,她被雜誌選為十大最佳衣著女學生,成為首位登上時尚雜誌封面的女性黑人,具時代意義,這期也打破此雜誌的銷售紀錄。
1971 年,Playboy 雜誌也跟進,Darine Stern 成了首位登上封面的女性黑人模特兒,這把兔子造型椅子也成了熱門標誌。
1974 年的 People 雜誌,封面是演員米亞法蘿在電影《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中劇照,本期雜誌大賣,從此 People 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雜誌。
1991 年,黛咪摩兒甫因電影《第六感生死戀》(Ghost) 大紅,這是史上第一次全裸懷孕封面,引來後人模倣,肚裡孩子的父親是影星布魯斯威利。這很可能也是女性名人的最著名封面了。
Harper’s Bazaar 的 1992 年封面,人物是模特兒 Linda Evangelista,這年是創刊 125 週年,雜誌剛挖角著名平面藝術家 Baron,他馬上便交出代表作,這是向雜誌 30 年代 (Era of Elegance) 的藝術總監致敬之封面。
1995 年,新雜誌 George 創刊號,用當紅名模辛蒂克勞馥扮成華盛頓模樣,引起矚目 (華盛頓的名字就是 George);雜誌引起轟動原因在於創辦人是小約翰甘迺迪,也是前總統甘迺迪的兒子,1999 年小甘迺迪飛機失事後不久,雜誌也倒閉了。
1997 年 People 雜誌另張知名封面,這是黛安娜王妃車禍去世的紀念號,選了張美麗的黑白照片,引起搶購風潮。
關於女性封面,還要特別介紹一下「女子鉚釘工」(Rosie the Riveter),這是二戰期間美國本土 600 萬工廠女性的代稱,當年著名的 "We Can Do It" 海報成為今日女性主義之符號,據說美國女性開始穿褲裝也始自於此。
海報原型來自當時一名女工 Geraldine Doyle,她已於 2010 年去世。
致敬的封面多到數不清
( 希拉蕊的競選合成照片 )
走馬看花,介紹些女性素人封面,下篇再談雜誌封面上的女性名人,順便揭曉誰是史上登上最多次主流新聞雜誌封面的女性。
延伸閱讀 :
The Women
Women in Cover (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