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

伍迪艾倫在歐洲

3 月 22 日法蘭克福匯報第 30 版,一則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的報導,他人正在德國慕尼黑。



不是拍片取景,而是隨 New Orleans Jazz Band 一起登台演奏。許多人知道,伍迪艾倫除了導演外還有另一身份,他是爵士豎笛手 (Clarient),他幫自己取的藝名 Woody,其實來自老牌爵士豎笛家 Woody Herman。

伍迪艾倫從 60 年代便開始登台,至今每週一晚上仍與 New Orleans Jazz Band 在曼哈頓 Carlyle Hotel 定期演奏,並出過兩張專輯 "The Bunk Project" (1993), "Wild Man Blues" (1998);這個樂團編制包括斑鳩 (Banjo)、豎笛、小號、長號、鋼琴、鼓與低音大提琴,以演奏 1920 年代紐奧良傳統爵士為主。

"The Bunk Project" CD
"Wild Man Blues" CD

這也不是伍迪艾倫第一次到歐洲演出,1998 年的紀錄片 "Wild Man Blues",就記錄了 New Orleans Jazz Band 樂團 1996 年全歐巡迴演出的片段。

"Wild Man Blues" 紀錄片海報

伍迪艾倫是紐約的導演,也是紐約代言人,踏出紐約後,他對歐洲的喜愛可能還勝過美國西岸;1977 年的安妮霍爾 (Annie Hall),他本人飾演的男主角就對洛杉磯揶揄了一番,這片得到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與導演等四項大獎時,他寧願在曼哈頓的酒吧演奏豎笛,也不願至好萊塢出席典禮。
電影 "安妮霍爾"
電影 "曼哈頓"

2002 年伍迪艾倫終於出席了奧斯卡,他在播放紀念 911 的短片"電影中的紐約"時突然出場,擔任引言 : "I didn't have to present anything. I didn't have to accept anything. I just had to talk about New York City", 他獲得全場的起立鼓掌。

2002 年奧斯卡頒獎典禮

2004 年,伍迪艾倫在訪談中表達對美國電影環境僅追求票房的不滿 :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ngs have changed a lot, and it's hard to make good small films now", 也是這年,他開始到歐洲拍片 (其實 1996 年眾星雲集的 "大家都說我愛你"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已到巴黎與威尼斯取景),當時甫完成 "Match Point" 劇本,剛好英國電影局提供拍片資金,伍迪決定把劇本舞台搬到倫敦,開啟了他的英倫三部曲 : "愛情決勝點" (Match Point) (2005)、"塔羅牌情人" (Scoop) (2006)、"命運決勝點" (Cassandra's Dream) (2007);這三部曲奠定了 Scarlett Johansson 新一代伍迪艾倫女主角的地位,也讓影迷看到了伍迪眼中的歐洲與英倫風情。

(2007 年,伍迪艾倫將愛情決勝點 Match Point 與開羅紫玫瑰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星塵往事 Stardust Memories 列為他自己最好的三部電影;不過輿論普遍認為安妮霍爾 Annie Hall 是最好的作品 )
電影 "愛情決勝點"
電影 "塔羅牌情人"
電影 "命運決勝點"

2008 年,電影觸角再搬到歐洲另一大城 -- 西班牙巴塞隆納,伍迪艾倫拍了 "情遇巴塞隆納"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這部片大獲好評,被選為坎城影展開幕片並榮獲金球獎最佳喜劇片,並讓觀眾看到阿莫多瓦以外的另種巴塞隆納風采。
電影 "情遇巴塞隆納"

伍迪艾倫如此談他的西班牙經驗 : "I'm delighted at being able to make a film in Spain, a country which has become so special to me.",他也用 "survives" 表達對自己的電影在歐洲特別是法國與西班牙受歡迎的喜悅。

除了拍片與爵士演奏,伍迪艾倫顯然還常造訪歐洲,2009 年 7 月,Federer 與 Roddick 在溫布頓網球決賽逾四小時的熱戰,伍迪與夫人就坐在中央球場觀眾席上。

正當大家以為伍迪艾倫要繼續拍攝西班牙三部曲時,2009 年,他又回到紐約,推出新片 "Whatever Works",久違的紐約故事。

電影 "Whatever Works"

不管紐約還是歐陸,繼續每年拍一部片,就很好了。



以下列出伍迪艾倫主要電影的故事背景地 :

2009: Whatever Works (紐約)
2008: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情遇巴塞隆納》 (巴塞隆納)
2007: Cassandra's Dream《命運決勝點》 (倫敦)
2006: Scoop《塔羅牌情人》 (倫敦)
2005: Match Point《愛情決勝點》 (倫敦)
2004: Melinda and Melinda《雙面瑪琳達》 (紐約)
2003: Anything Else《說愛情,太甜美》 (紐約)
2002: Hollywood Ending《好萊塢大結局》 (紐約)
2001: 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玉蠍子的魔咒》 (不詳)
2000: Small Time Crooks《時空竊賊》 (不詳)
1999: Sweet and Lowdown《甜美與卑微》 (芝加哥、加州)
1998: Celebrity《名人錄》 (紐約)
1997: Deconstructing Harry《解構哈利》 (紐約)
1996: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大家都說我愛你》 (紐約、威尼斯、巴黎)
1995: Mighty Aphrodite《非強力春藥》 (紐約)
1994: Bullets Over Broadway《百老匯上空子彈》 (紐約)
1993: Manhattan Murder Mystery《曼克頓神秘謀殺案》 (紐約)
1992: Husbands and Wives《賢伉儷》 (紐約)
1992: Shadows and Fog《影與霧》 (不詳)
1990: Alice《艾莉絲》 (紐約)
1989: Crimes and Misdemeanors《罪與愆》 (紐約)
1989: New York Stories《大都會傳奇》 (紐約)
1988: Another Woman《另一個女人》 (紐約)
1987: September《情懷九月天》 (紐約)
1987: Radio Days《那個時代》 (紐約)
1986: Hannah and Her Sisters《漢娜姐妹》 (紐約)
1985: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開羅紫玫瑰》 (紐澤西)
1984: Broadway Danny Rose《百老匯丹尼羅斯》 (紐約)
1980: Stardust Memories《星塵往事》 (紐約)
1979: Manhattan《曼哈頓》 (紐約)
1978: Interiors《我心深處》 (紐約)
1977: Annie Hall《安妮霍爾》 (紐約)
1975: Love and Death《愛與死》 (俄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