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Inspire a Generation


"Inspire a Generation" (激勵一個世代) 是今年奧運主題,拜網路與數位電視之賜,今年看的比賽較多,趁記憶尚新,紀錄一下。


舉重

舉重的挺舉有個瞬間很令人動容,當選手舉起槓鈴,挺在胸口預備時,只有短短數秒,我不知這時選手腦中想的是什麼,他們面容扭曲,挺住的是整個世界,整個榮辱人生,下一秒,雙手舉起時,一切就要攤在全世界面前。有時最動容的部份也最殘酷。


柔道

俄羅斯總統普丁是柔道黑帶,還出了本柔道書,他在柔道賽前飛到倫敦,與英國首相卡麥隆討論敘利亞武裝衝突與女子樂團受審的事,只討論 45 分鐘沒結論,然後他們便相約去看柔道賽了。俄羅斯選手奪金一刻,向來冷靜的普丁在場邊振臂歡呼。

我看普丁根本就是為了看柔道專程去倫敦的。


柔道場焦點還有 Wojdan Shaherkani,她是沙烏地阿拉伯首次派出的女選手 (過去沙烏地阿拉伯禁止女性參賽),比賽前她取下了面紗,82 秒後她就輸了,不過她已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射箭

北京奧運有則未經證實新聞,南韓為提升射箭選手穩定度,會在訓練時把蛇繞在他們身上,從此我看到南韓選手就想到蛇。今年有較可信的新聞說,南韓將射箭隊帶至戶外運動場,找軍隊當觀眾,敲鑼吶喊,現場大螢幕播放選手臉部特寫,嚇嚇他們,射箭時則有人突然撲出來,在地上打滾吼叫,畫面實在很荒謬,但顯然有效,畢竟人生本來就是荒謬的。(南韓射箭隊背後有現代汽車贊助)


射箭個人賽讓我想到以前修的控制系統,選手每一箭,都依前一箭結果進行回授修正,再計算現場風向變數微調,好的控制設計,真的可把每個輸出都修正得一模一樣,可惜我們不是機器。


南韓的男女個人金牌吳真爀與奇甫貝,賽後承認兩人正在交往,南韓準備預約 20 年後的金牌了嗎 ?


跳水

中國大陸八金夢掉了兩金,俄羅斯的 Zakharov 親身示範,打敗完美的方法就是更完美,挑戰最高難度,就能超越巔峰。


中國女子跳水隊從伏明霞、郭晶晶、吳敏霞、何姿至今這學姊帶學妹傳統依然沒缺口,吳敏霞拿下個人金牌後很激動,可以想像,當學妹突然成為學姊時肩頭所背負壓力,可以吞噬掉一個人,而且後面的學妹不會跟妳客氣。


擊劍

所有格鬥運動中,我覺得擊劍最乾脆,雙方劍尖交觸短兵相接後,感應器響,馬上便有一方得分,勝負立判,不若其他格鬥項目從頭對峙到尾。這種對決就像棒球裡的快速直球一樣,毫不拖泥帶水。


桌球

中國大陸的桌球,不只是豎立在各國選手面前的高牆,根本就是棟高樓,據說中國有 5000 萬桌球競技人口,這數字比世上多數國家的人口還多,許多比賽到後來只是中國與中國移籍海外選手的對抗,比賽結果不是勝負,而是能從中國選手手上拿下幾局。男子八強賽日本岸川勝也對中國王皓,打到後來岸川表情都心灰意冷了,很沮喪,女子四強日本 19 歲的天才美少女石川佳純遇上中國李曉霞,輸到快哭了,我想岸川與石川心裡的對白應該是,見鬼了,我也是 365 天每天從早練到晚啊。


難怪劉國樑要說,莊智淵如果拿下銅牌就算金牌了。


游泳

這世代的人很幸運見到游泳史上最偉大選手菲爾普斯 (Phelps),他已宣布退休。游泳是很現實的運動,再有名的名將,年歲漸長後在最後 50 公尺被年輕人超越履見不鮮,每屆都有不認識的人竄起奪金。對老將而言,沒有見好即收是否是錯誤 ? 例如日本蛙王北島康介,已連兩屆奧運拿下 100、200 公尺蛙式金牌,本屆兩項比賽皆與獎牌無緣,看來似乎不該戀戰復出,可是他在壓軸的男子 4x100 混合接力中,以蛙式幫日本從五名外追至第一 (成績比個人賽還快),最後日本爆冷拿下銀牌。這是老將精神,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美國黑人選手 Cullen Jones 特別引我注意,不是因黑人身體密度高不適游泳,而是他學游泳原因是 5 歲差點在池裡溺斃。轉播的教練說,東方家庭小孩如差點溺斃,可能一輩子都不能碰水,身邊確有此例,令人深省。


帆船

這項目為何連競技看來都這麼悠閒 ?


水球、手球、曲棍球

這三項加上足球,可顯現人類的創意極致,分明是類似的規則,卻能組合出各種比賽。我覺得水球守門員最慘,水中難移位,根本沒防禦能力,成就感極低,手球攻門看似簡單,不過法國的世界最佳守門員,還真什麼射門都擋得下來,最後法國果然一分差奪下金牌。


水球也是唯一球的流動會出現靜止的比賽,有時球被彈至遠處,兩隊球員奮力游泳過去撈球,距離較遠隊員會趁機浮在水面喘息,確是煙硝間的浮生半日閑。


沙灘排球

許多沙排選手是室內排球轉行的,不知他們一開始是否感到寂寞,室內排球只要飛撲將球救起,不管何方位 (除非出界),自然有隊友接起重新組織進攻;沙排光把球救起是不夠的,還需將球打到唯一隊友的位置才行,我想沙排選手在場外應該都是很體貼的人。


沙排選手發球時,前方隊友會將手背在臀部上,比出戰術,所以沙排也是唯一攝影機可光明正大停在選手臀部的運動,也許這是收視率高的原因。


競技體操

日本的內村航平拿下男子全能金牌,他在 19 歲拿下京奧銀牌,之後連三年都是世錦賽全能金牌,加上奧運金牌,他已完全稱霸了這個世代。內村的父母都是體操選手,出生後就住在家裡改建的體操館內,他是與體操一起長大的小孩,沒有選擇人生的自由,不過恐怕他父母也沒料到,內村可把劇本演得這麼完美。他從倫敦回日本後即刻投入訓練,還要參加下屆奧運。


這屆另一亮點是女子全能金牌 Douglas,她是史上第一位體操黑人金牌。


韓國跳馬金牌得到廠商獎勵,終生免費吃泡麵,這家 Nongshim 集團就是辛辣麵製造商,留學生最愛的泡麵。


彈簧床

這項目的評分標準有項 Flight time,看選手停留在空中時間與跳躍高度,相較於我們,彈簧床選手的人生有更長時間停留在空中看世界,我想他們有許多哲學體悟吧。


馬術

也是我看不懂的比賽,這些馬知道牠們在比奧運嗎 ?


羽球

林丹衛冕了奧運金牌,也成為羽球史上最偉大男單球員,李宗偉距馬來西亞史上第一面金牌其實只差一步,這可能是他最後一屆奧運,賽後他向馬來西亞全國道歉。運動史上,許多稱霸的選手背後都有個生不逢時的老二,既生瑜何生亮,但歷史與我們的記憶,都不會遺忘這些悲劇英雄。


網球

2010 年,當莫瑞在澳網決賽輸給費德勒後,他哭了,他說,我可以向他一樣流淚,卻沒法跟他一樣打得那麼好 (I can cry like Roger, it's just a shame I can't play like him)。一個月前,溫布頓決賽,莫瑞又輸給費德勒,扛著整個英國的壓力,他再度流淚。劇本像寫好的,奧運男單金牌戰竟還是這兩人,這回莫瑞幫地主留下金牌,他終於改流下高興的淚水。


溫布頓網球公開賽規定所有選手要著純白服裝上場,拜奧運之賜,看各國選手穿彩色球衣在草地奔馳,色彩真漂亮。


划船

這項目已成歐美休閒一部份,亞洲很難匹敵,也許改成划龍舟競爭力會強些。


自行車

個人爭先賽很有趣,兩位選手一開始要比慢,因抽籤在前的選手不想幫對手擋風,在後的選手也怕前者突然加速,若無法緊跟就失去擋風效果,但也不能超越,否則主客易位;進入最後 200 公尺,一方突發動攻擊加速,稍分神者再難追上,也有人會騎上斜坡,藉俯衝加速來超越。名為競速,但我看來像比武,雙方先比劃試招,柔勁間突發功,掌勁排山倒海而來,筋脈盡碎,僅在一瞬,虛實間,端是變化無窮,果然競技均出同源。


登山賽的場地實在很誇張,這種坡度與石塊,竟不會摔車,不知是我的車還是技術太肉腳了 ? (其實還是很多選手摔車了)


自行車越野賽,好吧這根本不是一般人的運動。


角力

這運動我不熟,只看到金牌選手興奮地把老教練摔到場中慶祝,幸好角力不像游泳田徑,每位選手可報名好幾項。


足球

巴西足壇的明日之星 Neymar,今年奧運是他首次登上國際舞台,不過巴西還是沒拿下金牌。


日本南韓男子銅牌戰前夕,李明博登上日韓領土爭議的獨島,導致比賽山雨欲來風滿樓,賽後果然好幾人見血,還搞出政治事件。


日本足球這回還出現機艙爭議,出發時男子足球隊坐商務艙,女子足球隊卻只搭經濟艙。日本女足的國際地位遠高於男足,不但是兩年前世界盃冠軍,隊長澤穂希還在奧運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最後日本女足拿下銀牌,回國機艙應該也升等了。


排球

男排金牌戰前一天,巴西剛在足球金牌戰輸給墨西哥,沒想男排又被俄羅斯逆轉,連兩天掉了兩面大項目金牌,下屆東道主應很扼腕吧。


女排銅牌戰前一天,日本剛在足球銅牌戰輸給南韓,不過這回日本女排很乾脆地以直落三拿下南韓,1984 年的東洋魔女再現。日本有很大規模的企業排球聯賽,連排球雜誌都有好幾本,這牌一點都不僥倖。


籃球

男籃金牌戰與銅牌戰都很精采,不過男子籃球現在愈來愈缺少意外,好像還不如 Dwight Howard 被交易至湖人隊來得戲劇。


現代五項

這項目除了奧運大概看不到,選手要連續完成擊劍、游泳、馬術、射擊、跑步五項,沒想到中國大陸、日本、南韓都有選手參加,真的是體育大國,大陸還拿下銀牌。


跆拳道

電子護具的奧運處女秀果然引來許多磅數感應爭議,另自從 2004 年中非選手被一記後旋踢踢中後頸,不治死亡後,現在頭部攻擊只要 touch 就算得分,不需 impact,這樣裁量的彈性空間實在太大了,難道真要選手換上異味襪子,藉面部表情的扭曲來判斷是否 touch 嗎。也許到下屆評分方式又要改了。


跆拳道裡許多得分都是在被踢中失分後立即反擊拿下的,反之,也有許多失分是在剛得分後立即被擊中,至少這規則示範了一點人生的正面積極意義。


拳擊

拳擊選手我都不認識,不過歷史證明,這些人奧運後可能進入職業拳壇,成為未來世界拳王。奧運史上最著名的拳擊金牌,就是 1960 年的美國選手,他後來成為拳王阿里。


拳擊也是少數未開放職業選手的項目,如果有遭一日開放職業拳王打奧運,恐怕 Lebron James 和費德勒等人就不再是身價最高的選手。還有菲律賓也不會一塊獎牌都沒了。


閉幕前夕,日本的村田諒太拿下 48 年來日本首面拳擊金牌,他是日本高中五冠王,個性高傲,四年前擅自退出京奧決選,放棄了拳擊;2010 年,他的恩師去世,遺願是希望弟子能出奧運選手,村田決定復出,白天工作,晚上練拳,拿下日本三連霸,終於在倫敦奪下中量級金牌,滿臉都是傷。我已預見這故事的日劇或電影上映了。


水上芭蕾

我看不太懂的比賽,不過藝人瑪格麗特的講評很有趣,她曾是水上芭蕾選手。俄羅斯完全壟斷了這項目。


水上芭蕾也是少數沒有男子組的項目,畢竟誰想看一堆男人從水中露出成排大腿呢。


韻律體操

另一個我看不太懂且被俄羅斯主宰的項目,我覺得這比賽的競技感很低,特別是團體賽,好像嘉年華表演。


田徑

我對田賽印象較少,只有幾個項目,張銘煌進入鉛球決賽,未來不可限量;俄羅斯撐竿跳女王 Isinbayeva 三連霸失敗;男子跳遠,不知為何全球都在退步,今年的金牌 8 米 31,比當年乃慧芳的全國紀錄 ( 8 米 34 ) 還近。


徑賽部份,繼游泳菲爾普斯後,我們這代人很幸運又碰上短跑史上最偉大的選手波特 (Bolt);還有男女 4 x 100 接力,看起來很過癮,牙買加與美國把世界紀錄推進到不可思議的秒數;男子 400 公尺,連兩屆包辦金銀銅的美國竟沒人進決賽;3000 公尺障礙,我每回看這項目都覺得當兵的 500 障礙比較難,全副武裝爬竿、翻牆、跨欄、獨木橋、鐵絲網,快變日本的極限體能王了。


女子 800 公尺有沙烏地阿拉伯第二位女選手 Sarah Attar,她整整比分組第一慢了 44 秒,將近一圈,但她在全場的起立喝采中抵達終點。


10000 公尺,英國與美國選手竟在最後超越了衣索比亞的長跑皇帝,美國選手還是白人。這項目也是田徑場內最長距離的比賽,比賽中段,會看到領先群追過落後者一圈,這時落後者總自動退至外道,將舞台讓給主角,然後他們會跟著領先群跑一陣,看來很像重回領先群,但很快又落隊,最後消失在螢幕中,再也沒有鏡頭。每回看到這我總有哀傷的感覺。


男子馬拉松,沿途經過倫敦知名景點,這項表彰奧林匹克最初精神的比賽,台灣已連續三屆有選手參賽 (前兩屆是吳文騫),張嘉哲跑的時候,無線四台 HD 竟沒一台轉播。也許媒體不知有這個人吧。


南非的刀鋒戰士跑進了 400 公尺準決賽,許多人談論他的義肢是否會提昇跑步彈性,這的確是當年奧委會駁回他參賽的理由,但經科學分析後,奧委會承認第一次駁回時忽略了他沒有小腿所帶來的負面影響。Pistorius 的腳很難起跑,他起跑比一般人慢,跑步時也需費力保持平衡,網路上他在賽後接受對手恭賀,結果對手一擁抱他就倒了。我們總是很輕易看到別人佔的便宜,卻忽略了他們克服劣勢的辛苦。


最後談一下男子 110 公尺跨欄。今年六月劉翔在美國超風速平世界紀錄時,沒人想到他會以這樣四腳朝天的姿勢結束他的奧運,甚至田徑生涯。2004 年雅典,當劉翔跑出驚天世界紀錄後,他的人生便不屬於他,也沒有不參賽的自由,看到媒體播放他各種角度摔下來的照片,我想到「醉臥沙場君莫笑」這句子。也許 2008 年劉翔母親在網路上的留言,很適合現在貼出來,她說 :「如果有一天劉翔不再優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諒他。」



男子 10 公里游泳,金牌成績約 2 小時,男子 50 公里競走,金牌約 3 個半小時,男子馬拉松,金牌也約 2 小時,男子自行車越野賽,金牌 1 個半小時,我常想,比賽時這些選手都在想什麼,這是看場電影、考一科指考、搭趟飛機的時間了,一定有某瞬間,身體虛脫,他們不覺得在參加奧運了,而是想到最初開始運動的緣由,想到童年家人田野夢想,感受著自己的心跳汗水血液與呼吸。也許那些瞬間,才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初衷。


那麼,我們可以從奧運學得什麼 ? 村上春樹在談雪梨奧運的書說,「運動比賽是殘酷的,要能夠面對這樣殘酷的運動,唯一的辦法就是反過來以殘酷的手段去對付運動」,這是一種角度,像飛魚菲爾普斯說的,「比賽能讓你看出哪些選手下過苦功」,這殘酷過程也像那句有名的話,一天不練習自己知道,兩天不練你的對手知道,三天不練連觀眾都知道。


還有,才華是不足恃的,伍迪艾倫在電影《曼哈頓》的名言,「天份只是運氣,人生最重要的是勇氣」(Talent is luck.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courage.),包括堅持的勇氣,上場的勇氣,失足的勇氣。一個人,一輩子堅持一件事不變,其實夠了不起了。


最後,關於結果,康乃爾大學心理系 1995 年的著名研究顯示,銅牌得主往往比銀牌得主快樂,因前者剛贏了銅牌戰,後者曾經很接近世界第一卻飲恨,或者,銅牌往往是意外收穫或初出茅廬選手,銀牌卻是金牌熱門的生涯最後一戰。如何處理我們內心的期望與失望,是永遠的課題。


也許,這就是奧運要教給我們的,"Not to Win But to Take Part"。





2 則留言:

  1. 我記得唐諾寫過一句話:圍棋是勝負的世界,但總有一些超越勝負的東西,才使圍棋成為動人的事.
    運動競技,好像也可以如是觀.

    非常謝謝您的文章. 
    ~>_<~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