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9日
來對聯 (2)
拆字聯在聯中亦極常見,由於國字筆畫繁多複雜,加上象形指事等造字規則,更添拆字變化,對者需看出上聯隱藏拆字部首,於下聯中以其他字拆解對應,並符其義。
幾則千古名聯可見其難。
拆字聯
席上魚羊,鮮乎鮮矣
窗前女子,好者好之
清代宰相擺魚羊宴,以聯招婿,上聯魚羊二字合成 "鮮",且兩 "鮮" 字音義均不同,意指味道新鮮實在少見;席上儒士汪儒揚見窗外女子說笑而對以下聯,女子二字組成 "好",兩 "好" 字音義亦不同,對仗工整。
李陽生指李樹為姓,生而知之
馬援死以馬革裹屍,死得其所
宋朝翰林院壁有一拆字聯,上聯李陽為人名,即老子,史記記載老子出生時手指李樹,因而姓李,此聯難處除老子軼事外,下句 "生而知之" 為成語,"生" 字乃出自前句 "姓" 字;此聯直至多年後才由詩人楊億對出,馬援為東漢名將,死於軍中,曾言 "男兒要當死於邊野,馬革裹屍還葬耳",對仗巧用馬援軼事,且 "死" 字亦出前句 "屍" 字。
阿兄門外邀雙月
小妹窗前捉半風
詩人黃庭堅拜訪好友蘇軾,蘇出門迎接,蘇小妹見狀出聯戲曰,此聯句尾之 "雙月" 即 "朋" 字;蘇軾見妹正於窗邊抓虱子,遂出下聯,半個 "風" 字即 "虱"。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蘇軾妹妹曾留許多巧聯軼事,她見和尚佛印大言不慚,出聯譏之,意指僧曾為人,固不可能成佛,首句前二字組成句末字,次句前二字亦組成句末字;佛印以下聯反擊,並符拆字規則。
四口同圖,內口皆歸外口管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明朝大學士楊溥,幼時家貧,地方官要求其父服役,請求減免,該官遂出上聯考對,此拆字聯暗喻百姓皆歸地方官管轄,其中 "圖" 字共有四 "口",內部三小 "口" 均包於大 "口" 中;楊溥以 "傘" 字對應,"傘" 字共含五 "人",同時文義亦拍了地方官馬屁,楊父因此免其役。
和尚和尚書詩,因詩言寺
上將上將軍位,以位立人
明代一尚書至寺廟遊覽題詩,後見寺內一和尚於其詩旁對和,大為惱怒,遂出上聯要和尚對之,此聯甚難,內含復字、拆字、詞性轉品與音韻,意旨你這和尚來和我這尚書的詩,是因我的詩提到你的寺,最後兩字組合成倒數第三字,且第一個 "和尚" 指和尚本人,第二個 "和" 字為動詞,第二個 "尚" 字為尚書;和尚求助大學士解縉,解氏以巧妙下聯解圍。
奴手為拏,此後莫拏奴手
人言是信,從今勿信人言
明朝大學士王鏊幼時赴舅家,見侍女貌美,故握其手,其舅得知後,語出上聯,"奴"、"手" 二字組成 "拏","拏" 為 "拿" 字異體,告誡王鏊日後不可再握奴婢手;王鏊隨口對應,工整而巧。
地中取土,加三點以成池
囚內出人,進一玉而得國
明朝寧王朱宸濠意謀造反,一日見後花園修葺水池,遂出上聯,此聯說明 "地" 字去掉 "土",加上三點水即成 "池" 字;寧王底下一被囚書生出聯對之,"囚" 字拿出 "人",放進 "玉" 即成 "國" 字,此下聯前句央請寧王釋放,後句則點出寧王內底大志野心,寧王大樂,將書生釋放。
吏部堂中,一史不讀枉作吏
天香閣上,二人敘情夫為天
此聯中 "一"、"史" 二字而為 "吏",且具文義;下聯以 "二"、"人" 字併作 "天",並兼顧首尾對應。
馮二馬,馴三馬,馮馴五馬大夫
伊有人,尹無人,伊尹一人宰相
此聯出自某知府馮馴幕內,包含嵌字、數字、拆字,先嵌入知府姓名,前二句再以拆字法拆解其名,第三句則為前兩句數字之加總,並點出馮馴身分,難度甚高;下聯運用商朝宰相伊尹姓名,不論嵌字、數字與拆字,均見工整。
喬車二幕友,各乘半轎行
盧馬兩書生,共引一驢走
紀曉嵐的 "閱微草堂筆記" 曾記載,山西有兩幕友,分姓喬、車,一年結伴返鄉,共乘一轎,遂得上聯,此聯難在既有數字,又有拆字,由 "喬"、"車" 兩姓合成 "轎",同時,此拆字又符合文義,兩人各佔一半,故成 "轎" 字,更添其難;後人對出下聯,符合上聯設計,以馬對車,更顯匠心。
踢破磊橋三塊石
剪開出字兩重山
清朝文人李調元赴廣東任學政時,一小童欲考究,故意在路上疊三石,李途經路時轎夫將石頭踢毀,小童佯怒,出上聯請李氏對之,此聯係將 "磊" 字拆成三 "石",且含數字;李氏下聯則將 "出" 字拆成兩個 "山" 字。
或在園中,拖出老袁還我國
余臨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民初袁世凱稱帝,文人不滿,遂成此聯,將 "園" 字拖出 "袁" 而以 "或" 取代,成 "國" 字,暗喻老袁竊國;下聯將 "道" 字去掉 "首" 代以 "余",則成 "途" 字,意指袁世凱稱帝,國途不堪回首。
東廟闞,西廟房,東西兩廟,門戶相對,方敢並坐
南京河,北京城,南北雙京,水土並分,可成霸業
浙東慈溪東西二廟曾以上聯徵對,此聯嵌有東西方位,並將 "闞"、"房" 二字拆開,組成末兩句之 "門戶"、"方敢",同時具文義,對句極難兼得各巧;後人下聯,以南北對東西,"京"、"廟" 相對,並拆開 "河"、"城" 二字成 "水土"、"可成",天衣無縫。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云:『明月送僧歸古寺』
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時入山林』
此聯有拆字、頂針、轉引三格,難如登天,第一句先以 "寸"、"土" 組成 "寺",再以 "寺"、"言" 組成 "詩",然後以 "詩" 字援引唐詩,此詩亦具玄機,除再以 "寺" 字結尾,第二字 "月" 係出自第一字 "明";下聯以 "木"、"林"、"示"、"禁"、"斧"、"斤" 等字完成,巧奪天工。
許多聯語未將字型拆開,但運用字體部首偏旁,亦成另類部首聯。
部首聯
梧桐枝橫楊柳樹
汾河浪激泗洲灘
此聯難處在於七字部首均為 "木",下聯運用上海市汾河急流處的泗洲灘,七字均為 "水" 部。
氷冷酒,一滴二滴三滴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竹林七賢之一劉伶曾出部首聯求對,此聯難處在於前三字左側偏旁分別為一、二、三點,對應後句的一滴二滴三滴,亦為數字聯;一花匠以丁香花對應,"丁香花" 三字的字頭上半與後句 "百"、"千"、"萬" 三字字頭相符,對仗甚巧。
煙鎖池塘柳
炮鎮海城樓
傳說乾隆年間一次科舉,兩考生難分高下,乾隆遂於西湖見景出聯,結果兩考生均對不出,此聯看甚無奇,難在五字的部首恰為五行 "金木水火土";後人對出下聯,且部首五行與上聯對仗工整。
同音異字繁多,則造就音韻聯,此聯語中含同音字,卻作他義,且多具嵌字規則,更添難度。
音韻聯
無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佛印與蘇軾至巫山出遊,出上聯,採 "無"、"巫" 同音之趣;蘇軾之弟蘇轍以 "何"、"河" 組合對之。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需梅
明代文學家程敏政少有敏才,宰相李賢想招他為婿,出聯考之,此聯表面敘述荷藕之關係,實含音喻 "因何而得偶 ? ",憑什麼娶我女兒 ? 程氏大膽對以 "有幸不需媒",吾三生有幸,不需作媒即得此佳偶。
兩船並行,櫓速不如帆快
雙器齊奏,笛清怎比蕭和
明朝陳洽與父沿江並行,見一搖櫓小舟被揚帆小船趕上,父親出聯試兒,此聯隱含歷史名人諧音 "魯肅" 與 "樊噲";陳洽見遠處有人吹笛弄簫,遂出下聯,以 "狄青"、"蕭何" 對應,文臣武將交錯互對,亦為一絕。
孔子生舟末
光舞起漢中
明嘉靖狀元林大欽欲渡漢水,漁翁出聯請對,此聯含音韻之巧,意旨我的小舟船尾有個小孔,實指孔子生於周朝末年;林大欽見閃電自漢水飛舞而起,對出下聯,指光武劉秀起兵於漢中。
下大雨麥子管種
旱高地田禾必乾
明代寇準剛任宰相時,多人不服,欲出對一試,此聯極難,除意涵外,隱藏諧音 "夏大禹墨子管仲",一朝代三人名,且三人為一君二臣,該君並與朝代對應;寇準的下聯除配合上聯文意,且運用諧音 "漢高帝田橫比干",同為一朝代三人名,君臣相對,且君與朝代對應,眾人嘆服。
(文本所列聯句均可於網路或坊間對聯書籍尋得)
延伸閱讀 :
對聯(1)
對聯(3)
對聯這兩篇很有趣
回覆刪除分類法很獨特又有道理
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什麼上聯到現在還對不出下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