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經濟學人封面,是羅丹的沉思者坐在馬桶上,"Will we ever invent anything this useful again?",我們現在還有發明出像馬桶這麼有用的東西嗎 ?
標題反應創新悲觀主義
(Innovation Pessimism) 的想法,越來越多企業家與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創新已走上絕路,今日技術創新對經濟帶動遠小於過去。雜誌內文 "Has the ideas machine broken down?" 指出,已開發國家的真實收入停滯許久,平板電腦、搜尋引擎只是花俏概念,並非真正的科技創新。
文中列舉三項創新悲觀主義者的依據。
首先,如果將經濟成長區分成粗放式 (Extensive) 與集約式成長 (Intensive),前者指投入勞力、資本來刺激產出,後者指利用技術與創新創造成長。經濟分析發現,先進國家的 GDP 增長中,技術貢獻的比例下降了,造成經濟成長停滯。(新興國家可利用先進國家已成熟的技術促進經濟,因此仍能保有集約式成長)
從英美人均增長 GDP 來看,由於集約式成長的停滯,過去兩世紀永無止盡的成長已不再,技術創新的效益不斷遞減,我們的世界又回到依靠粗放式增長的傳統模式下。
其次,就創新第一線工作者來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發現,美國投入研發資金比例日益增加,但 1950 年一位研究人員對生產力的貢獻卻是 2007 年的七倍,原因在於今日研發者需花更長時間學習前人累積的知識,創新門檻漸高,從 1985 至 1997 年,研究者首度創新的年紀平均增長一歲,我們需多花整整一年時間學會 12 年間進步的知識。
經濟學家認為,革命性創新愈來愈難了,大規模用電、房子保持恆溫、四處旅行、行動通話這些革命性技術都已實現了,未來,利用基因資料庫治病這種革命成就將遠比當年大規模製造抗生素難上許多。
經濟學家認為,革命性創新愈來愈難了,大規模用電、房子保持恆溫、四處旅行、行動通話這些革命性技術都已實現了,未來,利用基因資料庫治病這種革命成就將遠比當年大規模製造抗生素難上許多。
第三個論點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從 1900 至 1970 年,中產階級的廚房有了革命性變化,多了煤氣、電爐、烤箱、冰箱、食物加工機、微波爐和洗碗機,但 40 年過了,廚房配備幾乎沒什麼變化;同樣的事發生在交通,馬與帆船被內燃機和噴氣引擎取代,但 1970 年後我們的行車速度卻無太大進展,電影裡的飛行汽車也沒出現;此外,人均壽命從 19 世紀的 49 歲大幅提升至 1980 年的 74 歲,2011 年卻僅提高到 78.7 歲,癌症、心臟病、中風仍威脅每個人,科技不再能解決任何事。
電腦與網際網路看似改變今日生活,但創新悲觀主義者認為,這些技術只提供知識交流平台,卻沒反應在經濟增長上,生產力僅在 1990 年代中期出現爆炸成長,之後便每下愈況,邊際效用遞減,遠不若當年蒸氣機帶來的革命影響。
還有其他隱憂,例如,政府角色令人悲觀,今日政府將一切交給市場,不再有大規模軍工與太空計畫帶動創新,創投業者僅投資眼前成熟技術,不再眷顧可能改變世界的發明。能源危機亦衝擊創新,經濟的減速是從能源密集產業向外擴散。最後一個因素是全球化,新興國家的低成本勞工促成產業外移,先進國家不再投資於製造,減低了技術開發的力度。
經濟學人這篇文章也列舉樂觀主義者的反駁,首先,我們怎能拿科幻小說作為科技進展的指標 ? 科幻小說大約於 20 世紀中期開始風行,許多故事背景設定於 21 世紀初期,今日看來,技術創新似乎落後於小說設定,但這不代表科技文明沒有進步,悲觀主義者似乎受太多科幻小說影響。
( 常被提起的例子是科幻小說大師 Arthur Clarke 的成名作《2001 太空漫遊》,2001 年人類已開始太空旅行,小說完成於 1968 年。另外,手塚治蟲的原子小金剛,漫畫設定是在 2003 年誕生,漫畫則出版於 1952 年 )
其次,今日生產力停滯不代表電腦與網際網路沒有創新,部分學者認為,從技術開發到生產力提高,中間可能有 5 至 15 年落差,發明科技與完全掌握科技是兩回事,而後者才有助於發展經濟。換言之,行動科技與搜尋引擎帶來的經濟成長,可能還沒發生。歷史證明,瓦特把蒸汽引擎運用於商業後,整整過了一世紀才貢獻在英國經濟成長上,1880 年電氣工程的創新直到 40 年後才對經濟帶來衝擊。因此,1970
年代萌芽的 IT 革命,它的經濟爆發可能才剛要開始。
樂觀主義者對新興市場也有不同見解,新興國家並非技術創新的阻礙,而是助力,因為當全球市場規模愈大,將能讓更多中產階級融入現代經濟中,一同分擔知識包袱,這只會讓技術擴散與創新更加容易。
創新樂觀主義者擔心的不是創新停滯,而是科技無止境進步,許多工作將被取代,未來,法務助理、股票分析師、老人看護、操作員、工程師、體育記者,都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這是科技對現代社會的衝擊。
( 我覺得被電腦 Watson 打敗的 Ken Jennings 描述最傳神,他說,以前每個辦公室都有一位像他這樣萬事通的人,大家想不起某個人名就會去問那人,這樣的人以後將不再重要了。像古代的大力士,是社會重要角色,蒸汽引擎發明後,他們就被趕到馬戲團了 )
經濟學人的結論是,先進國家需擔心的風險並非創新悲觀主義者所認為的停滯,而是真正革命性大浪來襲時,現有體系能否適應。
關於創新悲觀主義擔心的創新停滯,談談我的看法。首先,創新幅度變小,跟政府將決定權交予企業與市場應有關係,不過裡頭隱含了科技創新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ing),並非企業研發部門沒能力創新,而是經營者開始發現,技術進展已然不是重點。
今日,創新顯學是使用者經驗
(User Experience, UX)、使用者介面 (User Interface)、通用設計 (Universe Design)、消費者行為 (Consumer Behavior)、使用者參與 (User Involvement),企業賣的不是功能最好的商品,而是市場最愛的商品,創投業者並非不眷顧可能改變世界的發明,而是只投資消費者要的發明。
Apple 2001 年推出的行動音樂播放器 iPod,在技術上並無特出之處,十年間卻賣了 3 億台,不只改變科技業,也改變了音樂產業。任天堂 2006 年問世的 Wii,重新定義電玩,技術上也沒創新,它的行動感測器許多大學實驗室都做得出。
1989 年的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第二集,主角米高福克斯前往的未來是 2015 年,即將到達了,但今日我們在大賣場還買不到電影裡的噴射滑板。問題是,消費者真的需要這樣的移動工具嗎,致力開發這款滑板的企業,可能很快就倒閉了。
創新悲觀主義者舉出的廚房廚具,的確許久未有進步了,只是,難道我們要的是將菜單丟入後自動擺桌設筵的機器嗎 ? 那將再無下廚作菜的情趣。交通工具,我們也曾有超音速協和客機,巴黎至紐約只要 3 小時,但最後因空位太多而停飛了。
最能闡釋需求趨動創新的可能是摩爾定律 (Moore’s Law),定律說,每 18 個月電腦晶片尺寸與價格會減半,乍看是技術趨動。但 2005 年,摩爾定律 40 週年時,發明人摩爾說,這其實是經濟學定律而非物理定律,代表人類的信念系統,當我們相信某件事,認可其市場需求,我們就會投注智力與金錢成就這件事,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
至於創新樂觀主義憂慮的科技衝擊,我最喜歡甫來過台灣的科技哲學家 Kevin Kelly 論點。"What Technology Wants" 這書對科技與人生有動人詮釋,理想上,每個來到世上的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長處定位,但事實卻不然,如果法蘭德斯人發明大鍵琴前,巴哈便出世,他將無從發現自己才華,如果便宜油彩發明前,梵谷就出生,今天沒有任何梵谷的畫遺世,如果卓別林出現在電影科技前,他的人生會如何,我們的現代世界又會如何 ?
有多少人,在可發揮他們天分的科技出現前,就離開人世 ? 原本他們可大放異彩的,卻抑鬱而終。科技的責任,在於擴展創造力的規模,若世上機會增加了,就能啟發更多人來製造更多機會,形成自主創造的循環,這便是 Kevin Kelly 所發明的新字「科技體」(Technium)。
科技體的目的與高等教育一樣,都是要增加人生的選擇,人生最哀傷的,莫過於沒有選擇。許多不得志的人,仍在苦苦等待他們的機會。
這是科技的使命,也是我們現代人的使命。
科技,就是你出生後所發明的東西。
Technology is anything that wasn't around
when you were born.
Alan K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