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3日
音樂地理學
偶爾也來部落格報個 Paper。
兩位愛爾蘭學者 Conrad Lee 與 Pádraig Cunningham,上個月在 arXiv 網站上傳一篇音樂地理學論文。arXiv 是一學術論文開放平台,科學家常在完成研究後先將論文上傳至此,再投稿至正式學術期刊。
2002 年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 (Grigori Perelman) 曾接連在此網頁上傳三篇文章,證明了數學界七大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由於佩雷爾曼從不將研究投稿至正式期刊,arXiv 平台因此受主流學界重視,目前網站上已有超過 75 萬篇論文。
(介紹這故事的新書「消失的天才」)
回到音樂地理學這篇新文章,兩位作者想探討音樂如何在不同城市間傳遞流行 (The Geographic Flow of Music),是否存在引領音樂風潮的指標城市 ?
他們使用英國 Last.fm 網站的資料庫,Last.fm 可追蹤用戶在個人電腦或隨身播放器上的播放曲目,目前已有 232 國的 1500 萬名用戶,因此,依用戶所在地區分,資料庫可清楚看出各城市在不同時間喜愛的歌手與樂曲。
兩位作者分析了三年內的數十億筆資料,進行兩階段分析。
第一階段他們使用多變量分析中的群落分析 (Cluster analysis),看不同城市音樂喜好間的相近程度,分群變數是最常播放的歌手排序。
樹狀圖結果將各大城市分成不同族群,圖中愈相鄰城市表音樂品味愈接近;而愈早被樹狀圖分支的城市群組,則代表與其他城市差異越大。
第一個研究發現是,相同國家的城市都在同群組中,這顯然和語言及地理位置有關;只有美國城市被分成兩群組,代表兩大類音樂品味。(USA 1 都是相對小的城市,USA 2 則是美國各大城)
英語系國家都在一個大群組中,包括美國、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值得觀察的是加拿大魁北克,法語城市,雖與其他加拿大城市在不同群組,但仍緊緊相鄰,而不是落在法國區。(另一例子是瑞士的法語區城市,他們的音樂偏好與德奧較接近,而非法國)
(魁北克)
巴西與葡萄牙大概是用來說明語言與地理位置影響的最佳例子,巴西說明語言於音樂之重要性,葡萄牙語的巴西自成一群組,與它西班牙語的中南美近鄰如智利、墨西哥相距甚遠;但如語言決定一切,那麼葡萄牙應在巴西鄰側,事實不然,葡萄牙還是在歐洲區,最接近的鄰居是比利時,顯然語言與地理位置都會決定音樂文化。
(里約熱內盧)
整體來看,最早被分支的是日本,其次是華人區,再來是俄羅斯、波蘭、土耳其群組,這應代表與西方流行樂的偏離程度吧,原來最少聽西方音樂的國家是日本。
華人城市方面,作者把台北歸為廣義的 China 群組,但音樂喜好上是最早被分支出的城市,其次是廣州 (我覺得這可能是香港),北京與上海品味差不多。
即使在同一國家,音樂喜好也不一定與地理距離有關,美國城市的例子說明這項觀察,與舊金山品味最接近城市是東岸紐約,地理相鄰的聖荷西在音樂愛好上卻有段距離。(矽谷人與舊金山本地居民確是不同族群的人)
(聖荷西)
同樣觀察也出現在德國,所有德國城市中,品味最相近是北部的漢堡與南部慕尼黑。
(漢堡)
在日本,關西關東亦無歧異,東京與大阪是喜好最接近城市。
(大阪)
也許同國家的大城市品味都較類似吧,住的是同一類的人。
幾個違反常識的城市值得注意,法蘭克福與其他德國城市根本落在樹狀圖兩端,自己是一獨立群組,品味接近北歐,這裡是歐洲最繁忙機場,也許品味也國際化了吧。
(法蘭克福)
莫札特故鄉,奧地利薩爾茲堡 (Salzburg) 也自成一獨立群組,且品味接近德國城市而非奧地利城市,這是莫札特的影響嗎 ? (不過薩爾茲堡與德國真的很近)
(薩爾茲堡)
丹麥哥本哈根也自成群組,緊鄰法國區,與其他北歐城市相距很遠,因丹麥與歐洲大陸連在一起的緣故嗎 ? (那也該接近德國音樂吧)
(哥本哈根)
分群只是第一階段,作者還想探討音樂的傳遞流行。因此,第二階段他們根據資料庫裡各城市收聽音樂的相似性與時間差,進行網路分析。
將全球城市都畫進網路圖顯然太複雜了,作者以美國與加拿大城市為例,根據 「所有音樂」(All music)、「獨立音樂」(Indie)、「繞舌音樂」(Hip-Hop) 三類,畫了三個網路圖範例。(Last.fm 網站會將樂曲加上類別標籤,常見六種標籤是搖滾、現場演奏、另類搖滾、獨立音樂、電子音樂、流行樂)
解釋一下網路圖符號,箭頭代表音樂風潮追隨方向,換言之,箭頭終點便是音樂最初流行的城市;各城市的黃色圓點面積表此地與其他城市關聯程度,面積越大關聯越高;各城市在圖中高度代表 PageRank,表此地音樂風潮被追隨的程度,這是一個權重計算值,被引領風潮的城市追隨,權重值較高;最後,黑色箭頭代表音樂追隨的時間在 3 週內,藍色箭頭則表 3 至 5 週。( PageRank 是 Google 創辦人 Larry Page 發明的演算法,可計算網頁被其他網頁超連結次數的權重值 )
第一個重要發現是,幾乎所有網路圖都是非週期性的 (acyclic),也就是說,所有箭頭都是同向 (由下往上),這說明音樂風潮真的有方向性,是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傳遞的 (特別在美加這麼大區域,有太多地方電視台與廣播電台),各城市間箭頭並非相互影響交錯的。
在「所有音樂」的網路圖中,可發現美加引領音樂風潮的指標城市依序是亞特蘭大、芝加哥、蒙特婁、匹茲堡、休士頓,而非紐約或洛杉磯等大城市;蒙特婁與其他城市關聯雖不大,卻是重要指標城市,因它影響了另一重要城市費城。
(蒙特婁)
不過作者也同意,「所有音樂」的網路圖其實意義不大,如亞特蘭大是 Hip-Hop領導城市,卻是獨立音樂的落後者,這些差異在所有音樂的計算中被抵銷了。
(亞特蘭大)
「獨立音樂」的網路圖,加拿大東岸兩大城引領風騷。
「繞舌音樂」網路圖,亞特蘭大是明顯的風潮發起者,與一般認知相符。
作者也分析了歐洲城市,在「所有音樂」網路圖,挪威奧斯陸取得非常顯著的領先,其次是斯德哥爾摩與漢堡,接著是兩位作者的故鄉,愛爾蘭都柏林。
(奧斯陸)
「獨立音樂」網路圖,巴黎是領導城市,顯然巴黎在其他音樂類別表現不太好,才在整體排名擠不進前五;另外獨立音樂很明顯是斯德哥爾摩的弱項。
(斯德哥爾摩)
歐洲網路圖與美加有一差別,在歐洲,高度越高的城市黃色圓圈也越大,美加地區則不然;這顯示在歐洲,指標音樂城市與其他城市的關聯也愈高,音樂傳遞是非常規則的,都是由指標城市依序往下分層傳遞,美加的傳遞則較混亂,這很可能與國境有關,在同國家內傳遞通常是不規則的。
(巴黎)
再看箭頭顏色,慕尼黑的訊息接收似乎比其他城市慢,不過不太容易解釋。(因為都在喝啤酒嗎)
(慕尼黑)
此外,歐洲城市的箭頭常是跨國連結,而非同一國各城市相互連結,例如,英國各城市間並不太傳遞音樂,而是同時連結至某外國城市;這似乎說明,在歐洲,音樂是穿越國境同時傳遞至國內各大城市,而非先傳進某城市,再由此城肩負任務傳播給國內各地。在全球化音樂時代,此現象也很合理。
若同時比較第一與第二階段研究結果,亦可發現類似現象。第一階段中同群組城市在第二階段通常不相互連結,這說明他們的相似音樂喜好不是來自交互影響,而是同步接收了某指標城市的流行訊息。因此,在相同群組中,音樂風潮的傳遞是很快的,受歡迎的歌手很快便能席捲同區域,而不是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接力傳遞。(難怪大牌歌手開國外演唱會都蜻蜓點水就走了)
這篇還未正式發表的論文,揭開了音樂風潮與國家、語言、地理位置、城市規模間的關係,當然,社會科學研究都建立在研究假設上 (就如自然科學的 Boundary condition),跳脫此假設框架,而要指出研究不合理或未完整處都是簡單的 (例如,沒考慮非 Last.fm 用戶的音樂愛好者),但建設永遠要比批判難。
至少,我們可以確知,音樂流行真有方向性,真的存在某些指標城市,在引領我們的流行風尚,顯然在這眾聲喧嘩的時代,我們都需要指引;有識者或不免憂心,大音希聲,大相希形,這是否表示,音樂傳承並非百花齊放,許多城市在音樂聆賞上是盲從的,真正重要的聲音,反可能在指標城市與主流傳播路徑裡被忽略了 ?
也許尼采對音樂和語言的看法可提供點正面想像,他認為音樂可使語文和概念無用武之地,文字主分,音主合,只有音樂可使世界免於完全語言化。或許大家共同流行追隨的音樂,正代表某些共通情感與價值,超越在語言、城市與國界外,像是馬勒說的,「音樂中,最重要的並不在音符裡」(Das Wichtigste in der Musik steht nicht in den Noten)。
多少眼睛因瞭望而受傷
我是一個民歌手
我的歌
我涼涼的歌是一帖藥
敷在多少傷口上
-- 余光中 《民歌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